中华鳖病毒病原的发现

被引:32
作者
张奇亚
李正秋
江育林
梁绍昌
桂建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中华鳖; 病原; 病毒; 病毒结构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7 [其他水产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正>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由于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其养殖业迅速发展,产量直线上升.但随着养鳖业的发展,鳖的疾病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养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虽然已观察到了穿孔病(也称疖疮病、空穴病)、红脖子病(也称红斑病)、腐皮病、水泡病、白斑病、白点病、水霉病等病症,但由于病原研究的滞后状况,一病多症、一症多病原的情况迄今尚无法正确判断,造成防治工作的被动.特别是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病,往往是多病并发,很难治愈,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最近,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就遇到了多症并发、暴发流行的情况.我们采集了表现有典型症状、濒于死亡的病鳖样品,进行了病毒病原的分离,结合电镜观察、病毒结构多肽分析,以及对多种培养细胞的感染性测定等多方面研究,初步查明引起鳖病发生的病毒性病原.这一发现不但揭示了鳖病暴发性流行难以根治的病因和病原,也为从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探讨致病机理、研究防病治病措施找到了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987 / 19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Herpesvirus-like infection in argentine tortoises. Jacobson E R,Clubb S L,Gaskin J M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