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及耦合机制

被引:38
作者
魏丹 [1 ]
张目杰 [1 ]
梅林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
[2] 湖北开放大学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耦合机制;
D O I
10.13764/j.cnki.ncds.2021.03.008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2 ;
摘要
从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转变的过程是村庄外生资源催生内生动力的过程。双层认同、项目造点、乡土情理分别是新乡贤参与产业振兴因应农户诉求、基层治理、村庄发展的理论逻辑。J村项目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新乡贤通过发挥动员沟通机制、领头羊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形塑新乡贤与产业振兴耦合机制,催生了村庄的内生动力,有效推进了产业项目的拓展及社会影响的提升。但当前人才结构失衡、新乡贤参与制度缺失及激励机制不足等是制约新乡贤进一步发挥作用的迫切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传统伦理与市场理性的融合——“农二代”创业实践的中介作用 [J].
潘峰 .
东南学术, 2021, (02) :165-176
[2]   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建构基础与生产机制 [J].
于水 ;
辛璄怡 .
学习与实践, 2020, (12) :21-30
[3]   人力资本积累、创新与经济增长 [J].
张静 ;
高珂 ;
路文成 .
东岳论丛, 2020, 41 (11) :39-48
[4]   国际减贫视角下的中国扶贫——贫困治理的相关经验 [J].
李小云 ;
季岚岚 .
国外社会科学, 2020, (06) :46-56
[5]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秩序的变迁 [J].
陈文胜 .
浙江学刊, 2020, (05) :74-83
[6]   “寡头”还是“乡贤”:返乡精英村治参与反思 [J].
朱冬亮 ;
洪利华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3) :49-57
[7]   乡村人才振兴的核心驱动模型与政策启示——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文本实证研究 [J].
田书芹 ;
王东强 .
江淮论坛, 2020, (01) :10-17
[8]   参与式预算实践中的协商民主要素嵌入及其逻辑——基于西湖区“幸福微实事”的实证研究 [J].
尹利民 ;
程萝倩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 (01) :71-79
[9]   福利三角的自主性、张力与整合策略研究——基于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分析 [J].
袁小平 ;
成兴兴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0 (06) :72-80
[10]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 [J].
周飞舟 .
社会, 2012, 32 (01)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