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14
作者
姜勇彪 [1 ]
郭福生 [1 ]
刘林清 [1 ]
胡中华 [2 ]
吴志春 [1 ]
吴智勇 [2 ]
机构
[1]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2] 龙虎山风景区国土资源局
关键词
信江盆地; 丹霞地貌; 形成机制; 成景系统;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482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信江盆地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之一。由于影响丹霞地貌演化的成景系统诸要素具有不同特征,信江盆地内不同部位丹霞地貌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进程,不同发育阶段的丹霞地貌在盆地内成带状分布。盆地边缘由于受红层岩性、断裂构造及信江支流等因素影响,地表剥蚀速率快,丹霞地貌演化已步入壮年晚期至老年早期阶段,以丹霞石林、峰林、峰丛、崖壁以及各种类型的造型石为特征;盆地中部虽然断裂构造发育程度较弱,但受信江流水侵蚀,丹霞地貌演化也步入青年期至壮年早期阶段,以低矮的圆丘状丹霞石峰及岩洞为特征;而中部过渡地带,由于构造、水系发育均较弱,地貌演化速率慢,丹霞地貌演化处于幼年期至青年早期阶段,以石寨、巷谷、岩崖等景观为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特征及其景观类型 [J].
姜勇彪 ;
郭福生 ;
胡中华 ;
刘林清 ;
吴志春 .
山地学报, 2010, (04) :505-512
[2]   广丰盆地白垩纪红层及其地貌景观发育研究 [J].
姜勇彪 ;
郭福生 ;
刘林清 ;
张策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9, 30 (04) :235-242
[3]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特征及与国内其他丹霞地貌的对比 [J].
姜勇彪 ;
郭福生 ;
胡中华 ;
孙传敏 ;
刘林清 ;
黄宝华 .
山地学报, 2009, (03) :353-360
[4]   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年代与成因 [J].
朱诚 ;
彭华 ;
李中轩 ;
俞锦标 ;
李兰 ;
张广胜 ;
朱光耀 ;
欧阳杰 ;
钟宜顺 ;
朱青 ;
周书勤 ;
郑朝贵 ;
周日良 ;
李东 ;
朱雨鸣 ;
吕文 ;
武弘麟 .
地理学报, 2009, 64 (01) :21-32
[5]   江西弋阳县龟峰丹霞地貌景观特征与形成机制 [J].
姜勇彪 ;
郭福生 ;
孙传敏 ;
江民显 ;
吴敏 .
山地学报, 2008, (01) :120-126
[6]  
Danxia landform genesis of the Qiyun Mountain, Anhui Province[J]. MA Chunmei1, ZHU Cheng1, PENG Hua2, ZHENG Chaogui1, XIANG Fusheng3, SUN Yufei4, HU Jiyuan5, ZHU Guanghui6, LU Jianjun7, CHENG Guanghua7 (1.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sources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2.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3. People’s Government of Huangshan City, Huangshan 245000, China;4.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
[7]   安徽齐云山丹霞地貌成因 [J].
朱诚 ;
彭华 ;
李世成 ;
黄林燕 ;
郑朝贵 ;
项伏生 ;
孙毓飞 ;
唐云松 ;
胡济源 ;
朱光辉 ;
吕健君 ;
程光华 .
地理学报, 2005, (03) :445-455
[8]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J].
齐德利 ;
于蓉 ;
张忍顺 ;
葛云健 ;
李加林 .
地理学报, 2005, (01) :41-52
[9]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 [J].
舒良树 ;
周新民 .
地质论评, 2002, (03) :249-260
[10]   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成因及旅游景观特色 [J].
朱诚 ;
俞锦标 ;
赵宁曦 ;
李刚 ;
吴承照 .
地理学报, 2000, (06) :67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