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影响驱油效率因素

被引:45
作者
王瑞飞 [1 ]
孙卫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微观模型; 水驱油; 驱替机理; 驱油效率;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探讨了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过程中,润湿性不同,驱替机理不同。水湿储层表现为驱替机理和剥蚀机理;油湿储层表现为驱替机理和油沿孔道壁流动机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开发中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物性、孔隙结构、注入量、注水速度、润湿性等。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开发效果对注水速度较为敏感。针对不同的储层,采取合适的注水速度,才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砂岩微观孔隙模型两相驱替实验 [J].
孔令荣 ;
曲志浩 ;
万发宝 ;
孙卫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1, (04) :79-85+103
[2]   水驱砂岩油田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研究(一) [J].
俞启泰 ;
赵明 ;
林志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9, (02) :48-52
[3]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罗蛰潭,王允诚编著, 1986
[4]  
Visual Study of Water Injection in low Permeable Sandstone. Sun W, Tang G Q. 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s . 2006
[5]   注水开发油田油层结垢机理及油层伤害 [J].
贾红育 ;
曲志浩 .
石油学报, 2001, (01) :58-62+4
[6]   裂缝水驱油机理的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研究 [J].
赵阳 ;
曲志浩 ;
刘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16-119
[7]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 injection in low permeability rock using sandstone micromobles. Sun W, Qu ZH, Tang G Q. Journal of Petrology . 2004
[8]   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对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J].
杨正明 ;
邱勇松 ;
张训华 ;
黄立信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106-108
[9]   安塞油田特低渗透油藏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研究及注水开发调整技术 [J].
李恕军 ;
柳良仁 ;
熊维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62-65
[10]   苏北盆地陈堡油田微观水驱油机理及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J].
刘柏林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