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实现家族制的重生——以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为范例

被引:15
作者
彭真明 [1 ]
陆剑 [2 ]
机构
[1] 海南大学法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
创业板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家族制; 改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的治理结构呈现出家族化的特征,表现为股权高度集中于创业者群体,无法形成权力制约与均衡;公司主要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管理层高度控制公司;家长式管理决策,公司治理中面临"亲情束缚"。据此,未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时,应竭力"去家族化",逐步改良股权结构,引入机构投资者;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构建有效的退市制度,完善外部制约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美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J].
刘岩 ;
丁宁 .
财贸经济, 2007, (10) :36-43
[2]   德国公司治理立法的最新进展及其借鉴 [J].
彭真明 ;
陆剑 .
法商研究, 2007, (03) :145-151
[4]   信任、忠诚与家族主义困境 [J].
李新春 .
管理世界, 2002, (06) :87-93+133
[5]   论家族公司 [J].
王 彬 ;
李 曜 ;
杨晓云 .
证券市场导报, 2001, (08) :41-46
[6]  
家族企业.[M].(美) 詹姆斯;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  
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M].甘功仁; 史树林;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家族企业.[M].李新春等;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  
公司治理结构研究.[M].胡铭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0]  
中国创业板市场研究.[M].王国刚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