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本体与生活世界

被引:13
作者
程广文 [1 ]
宋乃庆 [2 ]
机构
[1] 泉州师范学院教务处
[2] 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时代性; 教育本体; 后现代; 制度化; 生活世界; 回归;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07.01.024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总是时代的教育,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口号以及不同的教育行为方式。现时代是一个后现代时代,教育不可回避地具有了后现代性。与教育的本体具有一致性的后现代思想当属“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属人的世界,教育本体就在于成人;另一方面,教育从其发生学意义上讲,本体则在于与生活世界的互动。因此,用生活世界的哲学指导我们当今的教育应该说是具有教育本体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生活世界的现实及其价值维度 [J].
尹树广 .
哲学研究, 2003, (01) :12-17
[2]   论“生活世界”的教育——兼论教育中的生活问题 [J].
郭元祥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05) :8-13+72
[3]   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 [J].
李文阁 ;
于召平 .
求是学刊, 2000, (01) :25-31
[4]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J].
任平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1) :53-69
[5]   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J].
鲁洁 .
教育研究, 1998, (09) :3-5
[6]  
教育学.[M].鲁洁[等]著;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  
交往行为理论.[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  
理解的真理.[M].洪汉鼎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9]  
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的反思.[M].夏正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0]  
哲学导论.[M].孙正聿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