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研究

被引:8
作者
余桂荣
尹钧
任江萍
郭向云
机构
[1]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山西农业大学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子房注射法; Anti-TrxS基因; 遗传转化; PCR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培育抗穗发芽的种质资源,以13个小麦品种(品系)的植株体为受体材料,用花粉管通道及子房注射法进行了硫氧还蛋白反义基因(Anti-TrxS,与穗发芽抗性有直接关系)的遗传转化。花粉管通道法共处理小花2036朵,收获T0代种子1616粒,结实率为79.4%,将T0代种子大田点播成株行,T1代共出苗1424棵,出苗率为88.1%。对T1代苗按品种和处理组合的方式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株系取10个单株分别提取叶片基因组DNA,然后将单株叶片DNA等量混合,进行株系基因组DNA的PCR检测。检测结果为31个株系中有16个株系呈阳性反应。子房注射法共转化豫麦49、豫麦70、豫麦18、郑新991和95519等5个小麦品种(品系)的小花1206朵,收获种子89粒,结实率为7.4%,T1代共出苗41棵,出苗率为46.1%。对郑新991T1代株系(12棵幼苗的叶片基因组DNA混合样)进行PCR检测,电泳结果呈阳性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水稻变异材料 [J].
刘国权 ;
孟昭河 ;
刘永巍 ;
孟巧霞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05) :7-8
[2]   通过负压花粉管法将耐盐基因HVA1转入小麦的研究 [J].
冀俊丽 ;
盛长忠 ;
石明 ;
安春菊 ;
吴学锋 ;
李德森 ;
杜荣骞 .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02) :10-13
[3]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水稻研究进展 [J].
何迎春 ;
高必达 .
福建稻麦科技, 2001, (01) :33-37
[4]   转基因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J].
郭元林 ;
向平 .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04) :110-115
[5]   远缘杂交的分子基础——DNA片段杂交假设的一个论证 [J].
周光宇 ;
龚蓁蓁 ;
王自芬 .
遗传学报, 1979, (04) :405-413
[6]  
分子克隆试验指南 .2 J.萨姆布鲁克,E.F.弗里奇,T.曼尼阿蒂斯. 科学出版社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