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时代宪法的权利生态化特征

被引:10
作者
陈泉生
机构
[1] 福州大学法学院福建
关键词
环境时代; 宪法; 权利; 生态化;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文章首先指出无论是近代宪法的法理基础———个人主义 ,还是现代宪法的法理基础———团体主义 ,都难以对付当前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挑战 ,主张可在团体主义的基础上将生态主义作为环境时代宪法的法理基础 ;而后 ,文章通过对传统宪法价值取向在环境时代所表现出种种局限的反思 ,提出环境时代宪法的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 ;最后 ,文章认为随着环境时代宪法法理基础———生态主义的建立和宪法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的确立 ,宪法将在权利社会化的基础上向权利生态化扩展 ,并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之保护而精心构建 ,从而极具权利生态化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社会科学前沿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  
生态智慧论.[M].佘正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  
西方法哲学史纲.[M].张乃根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4]  
敬畏生命.[M].(法)史怀泽(Schweitzer;Albert)著;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5]  
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  
保护世界的生物多样性.[M].()麦克尼利(McNeely;J.A.)等著;薛达元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7]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美)斯坦(Stein;P.);(美)香德(Shand;J.)著;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1990,
[8]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美]拉兹洛(Laszlo;F·) 著;闵家胤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9]  
展望二十一世纪.[M].[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 著;荀春生等 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0]  
未来的一百页.[M].[意]佩西(A·Peccei) 著;汪帼君 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