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不同矿区废弃地土壤肥力与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49
作者
雷冬梅
段昌群
王明
机构
[1]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铅锌矿废弃地; 煤矿废弃地; 锡矿废弃地; 土壤肥力; 重金属污染; 单项污染指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5 [土壤评价];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取样测定了云南兰坪铅锌矿、开远煤矿、个旧锡矿废弃地土壤的营养元素(N、P、K、有机质)和重金属元素(Pb、Zn、Cu、Ni)的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了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3个废弃地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全N、有效P、速效K,有机质等土壤肥力指标等级大都为Ⅲ和Ⅱ级;全P、全K、碱解N的含量很低,分别为0.015%~0.019%、0.12%~0.46%和4.99~38.05mg·kg-1。3个废弃地土壤肥力大小顺序为煤矿废弃地>锡矿废弃地>铅锌矿废弃地。(2)3个废弃地土壤全Pb22.99 ̄8816.34mg·kg-1,全Zn57.05 ̄36995.2mg·kg-1,全Cu60.42 ̄3339.69mg·kg-1,全Ni124.94 ̄656.11mg·kg-1;而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很低,除铅锌矿废弃地有效Pb为166.56mg·kg-1外,其余都<50mg·kg-1。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铅锌矿废弃地污染指数Zn>Pb>Cu>Ni,锡矿废弃地污染指数Cu>Zn>Pb>Ni,且都达到重度污染程度,而煤矿废弃地仅Ni达到中度污染程度。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铅锌矿和锡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达到重度污染等级,而煤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为轻度污染等级。
引用
收藏
页码:612 / 6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其环境学意义 [J].
韩春梅 ;
王林山 ;
巩宗强 ;
许华夏 .
生态学杂志, 2005, (12) :1499-1502
[2]   采矿活动对煤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J].
崔龙鹏 ;
白建峰 ;
史永红 ;
颜事龙 ;
黄文辉 ;
唐修义 .
土壤学报, 2004, (06) :896-904
[3]   铅锌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J].
廖国礼 ;
吴超 ;
谢正文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78-82
[4]   重金属污染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研究 [J].
龙健 ;
黄昌勇 ;
滕应 ;
姚槐应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3) :151-153
[5]   铜尾矿污染区土壤酶活性研究 [J].
滕应 ;
黄昌勇 ;
龙健 ;
姚槐应 ;
刘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976-1980
[6]   铅锌矿山开发导致的重金属在环境介质中的积累 [J].
杨元根 ;
刘丛强 ;
张国平 ;
吴攀 ;
朱维晃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4) :305-309
[7]   华南铅锌尾矿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J].
束文圣 ;
叶志鸿 ;
张志权 ;
黄铭洪 ;
蓝崇钰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29-1639
[8]   不同年代废弃的铅锌矿渣堆中重金属的动态变化 [J].
张汉波 ;
段昌群 ;
胡斌 ;
骆怀仲 ;
沙涛 ;
程立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1) :67-69
[9]   铜矿区重金属污染分异规律初步研究 [J].
周东美 ;
王玉军 ;
郝秀珍 ;
陈怀满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3) :225-227
[10]   我国几个工矿与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原因探讨 [J].
王庆仁 ;
刘秀梅 ;
崔岩山 ;
董艺婷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3) :35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