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28
作者
丛晓强 [1 ]
孟晓萍 [2 ]
李颖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重构; 易损斑块;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种,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发生源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的屏障功能遭受破坏,血液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脂质、淋巴细胞及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广泛入侵到被剥脱的内皮下组织,发展为粥样斑块,引起血管重构,进一步导致斑块破裂,出血,继发血栓形成等。本文着重从几方面机制阐述基质金属蛋白酶削弱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促进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加重血管的结构改变,进一步促进循环炎性细胞浸润,斑块破裂,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97 / 4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活性氧簇的产生及其在血管损伤的信号机制 [J].
彭宁 ;
刘俊田 .
生理科学进展, 2006, (04) :362-365
[2]   动脉粥样硬化:新发现、新策略 [J].
吴宗贵 .
上海医学, 2006, (09) :601-602
[3]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巨噬和泡沫细胞中的表达 [J].
张俊峰 ;
葛恒 ;
郭炳诗 ;
邵琴 ;
王长谦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3) :225-228
[4]   建议将“动脉粥样硬化”一词改为“动脉粥样硬化炎”的商榷 [J].
李建军 .
中国循环杂志, 2004, (05) :72-73
[5]   冠心病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J].
张涛 ;
李自成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4, (08) :509-512
[6]   易损斑块及易损患者的新定义及危险分层 [J].
吴平生 ;
张远慧 ;
许乙凯 ;
刘伊丽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03) :94-96
[7]   普罗布考对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抑制作用 [J].
严鹏科 ;
廖端芳 ;
杨永宗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03) :199-202
[8]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研究 [J].
余丹青 ;
陈纪言 ;
李光 ;
罗建方 ;
李瑜辉 .
中国循环杂志, 2003, (02) :25-27
[9]   活化淋巴细胞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 [J].
李飞雪 ;
黄体钢 ;
周丽娟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2, (04) :300-303
[10]   动脉粥样硬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 [J].
任冰稳 .
中国循环杂志, 2002, (01)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