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对树线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王亚锋 [1 ]
梁尔源 [2 ,3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关键词
树线; 干扰; 树轮生态学;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作为重要的非气候因子之一,干扰与树线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干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受干扰树线研究对于实施山区生态保护或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干扰如何调控树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仍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本研究梳理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多种干扰因子对树线生态过程的影响.已有的树线研究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主要包括:火山喷发、冰川进退、野火、雪崩、生物活动、极端低温、强风等;人为干扰包括:森林砍伐、放牧、人为用火、开矿、农耕、药草采集、旅游等.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在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上的差异,不同干扰因子对树线生态过程具有不同的效应.在干扰迹地上,根据土壤生境状况,树线变化将经历由多种环境因素驱动的原生或次生演替过程以及由气候驱动的林分变化两个主要阶段.当前研究中缺少对常见干扰因子的连续观测资料,且未能很好地区分干扰历史和气候变化对树线生态过程影响的相对贡献.相关研究需同时关注干扰因子对树线的破坏性和增益性影响,尤其加强后者研究可避免对树线干扰因子的片面认识.今后亟待开展干扰状况下的树线模拟研究.基于多种研究手段,围绕关键生态过程,针对树线人为干扰因子进行长期跟踪调查是值得尝试的研究思路.值得提出的是,青藏高原既拥有北半球最高海拔的天然树线,也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受干扰树线,是开展天然树线与受干扰树线对比研究的理想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711 / 17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9 条
[1]   气候和地形对青藏高原树线位置的影响 [J].
王亚锋 ;
刘波 .
生态学杂志, 2018, 37 (12) :3508-3515
[2]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思路与实践 [J].
王夏晖 ;
何军 ;
饶胜 ;
蒋洪强 .
环境保护, 2018, (Z1) :17-20
[3]   中国矮曲林的分布特征及生态意义 [J].
姚永慧 ;
张百平 ;
赵超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4) :491-499
[4]  
干扰对动物传播森林植物种子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静,闫巧玲.应用生态学报. 2017(05)
[5]   基于GIS的雪崩对冰湖风险性评估——以喜马拉雅山科西河流域为例 [J].
张福存 ;
李净 ;
吴立宗 ;
王卫东 .
干旱区研究, 2016, 33 (05) :1132-1139
[6]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 [J].
赵其国 ;
黄国勤 ;
马艳芹 .
生态学报, 2016, 36 (19) :6328-6335
[7]   火山喷发后植被演替的影响因子 [J].
周胜男 ;
梁宇 ;
贺红士 ;
吴志伟 .
生态学杂志, 2016, 35 (01) :234-242
[8]   藏东南地区树轮冰川学研究进展 [J].
刘雯雯 ;
徐鹏 ;
朱海峰 ;
梁尔源 .
第四纪研究, 2015, 35 (05) :1238-1244
[9]   长白山风倒区植被恢复26年后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 [J].
孟莹莹 ;
周莉 ;
周旺明 ;
于大炮 ;
包也 ;
王晓雨 ;
郭焱 ;
代力民 .
生态学报, 2015, 35 (01) :142-149
[10]   三江源区冬虫夏草资源适宜性空间分布 [J].
李芬 ;
吴志丰 ;
徐翠 ;
徐延达 ;
张林波 .
生态学报, 2014, 34 (05) :1318-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