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和施肥模式对黄土区旱地土壤微生物量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梁斌 [1 ]
周建斌 [1 ,2 ]
杨学云 [1 ]
艾娜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旱地; 栽培模式; 施肥模式; 撂荒; 微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有机碳、氮;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2.024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两个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地膜覆盖使SMBN含量显著降低;秸秆和地膜覆盖显著降低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适量施用化学氮肥(120kg/hm2)有利于小麦生长后期SMBN含量的升高,而过量施用(240 kg/hm2)显著降低SMBN含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土地经长期撂荒后0-10 cm土层SMBC,SMBN,SOC和SON含量显著提高;氮磷钾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小麦各生育期0-10,10-20 cm土层SMBC,SMBN,SOC和SON的含量;单施氮磷钾肥对土壤SMBC,SMBN含量无明显影响,提高土壤SOC,SON的平均含量。土壤SMBC,SMBN,SOC和SON含量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四者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间的正相关关系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7+142 +1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其特性 [J].
赵满兴 ;
周建斌 ;
陈竹君 ;
杨绒 .
生态学报, 2007, (01) :397-403
[2]   黄土区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及其关系 [J].
汪文霞 ;
周建斌 ;
严德翼 ;
马勤安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6) :103-106+132
[3]   黄土区地膜覆盖对麦田土壤微生物体碳的影响 [J].
宋秋华 ;
李凤民 ;
刘洪升 ;
王俊 ;
李世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512-1516
[4]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J].
朱丽霞 ;
章家恩 ;
刘文高 .
生态环境, 2003, (01) :102-105
[5]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J].
李贵桐 ;
赵紫娟 ;
黄元仿 ;
李保国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2) :162-167
[6]   不同氮磷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J].
张成娥 ;
梁银丽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1, (02) :76-78
[7]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中全氮含量氧化剂的选择 [J].
周建斌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3) :299-304
[8]   肥料残留氮的有效性及其与形态分布的关系 [J].
王岩 ;
蔡大同 ;
史瑞和 .
土壤学报, 1993, (01) :19-25
[9]   Soil microbial dynamics in maize-growing soil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and residue management systems [J].
Spedding, TA ;
Hamel, C ;
Mehuys, GR ;
Madramootoo, CA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4, 36 (03) :499-512
[10]  
Responses of soil microbial processe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to tillage ev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soil quality[J] . L.E. Jackson,F.J. Calderon,K.L. Steenwerth,K.M. Scow,D.E. Rolston.Geoderma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