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

被引:42
作者
李金铮
机构
[1]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华北根据地; 解放区; 减息废债; 借贷停滞; 利率自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69.5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 K269.6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37-1949年中共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民间借贷政策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新债旧债一律减息;旧债继续减息,新债利率自由;废除封建旧债,新债利率继续自由。中共革命策略的实施减轻乃至废除了长期压在农民身上的债务负担,同时也由于惯行力量的约束,造成了农民的借贷困难。1942年中共采取新债利率自由议定的温和措施,借贷政策由此具有了革命、妥协与调和的多面性。但革命的一面总是处于压倒之势,农民借不到债的现象一直存在。这体现了革命策略与承继传统的内在矛盾和困难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2+190 +190-19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