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策略

被引:20
作者
肖雅 [1 ]
何长征 [1 ]
聂先舟 [2 ]
熊兴耀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 加拿大农业部马铃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马铃薯; 病毒病; 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32 [马铃薯(土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病毒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当前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治策略主要是生产脱毒种薯、选育抗病毒病品种和利用抗病毒物质。茎尖培养和热处理是脱除马铃薯病毒常用的方法;蚜虫作为马铃薯病毒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不同种类的蚜虫传播病毒的能力不一样,监控蚜虫的发生动态,施用杀虫剂、矿物油、灭秧都是控制蚜虫的有效方法;种薯认证体系控制马铃薯病毒病传播是最有效的手段,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一些抗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和马铃薯S病毒的基因已经被标记,为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基础,采用转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毒病马铃薯品种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施用核酸中嘌呤和嘧啶碱基的合成类似物、植物有效成分、水杨酸等物质来抑制马铃薯病毒活性、提高植物对马铃薯病毒病的抗性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尚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因此,建立种薯认证体系,通过加强遗传研究、资源改良,结合现代生物技术选育抗马铃薯病毒病品种是我国今后防治马铃薯病毒病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马铃薯脱毒及微型薯繁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J].
安颖蔚 ;
孟令文 ;
张辉 .
杂粮作物, 2006, (03) :197-199
[2]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与抗病诱导剂(综述) [J].
褚明杰 ;
岳永德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54-57
[3]   植物系统性获得抗性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J].
赵淑清 ;
郭剑波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7) :781-787
[4]   水杨酸诱导植物抗病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张晓燕 .
河北林果研究, 2000, (03) :288-291
[5]   我国马铃薯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J].
张鹤龄 .
中国马铃薯, 2000, (01) :25-30
[6]   植物病毒病化学防治的研究进展 [J].
江山,韩熹莱 .
中国病毒学, 1995, (01) :1-7
[7]  
PLANT PATHOLOGY AND RNAi: A Brief History[J] . John A. Lindbo,William G. Dougherty.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 2005
[8]  
GENETICS OF PLANT VIRUS RESISTANCE[J] . Byoung-Cheorl Kang,Inhwa Yeam,Molly M. Jahn.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 2005
[9]  
Soybean aphid,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 a new vector of Potato virus Y in potato[J] . Jeffrey A. Davis,Edward B. Radcliffe,David W. Ragsdale.American Journal of Potato Research . 2005 (3)
[10]   The Ry-fsto gene from Solanum stoloniferum for extreme resistant to Potato virus Y maps to potato chromosome XII and is diagnosed by PCR marker GP122718 in PVY resistant potato cultivars [J].
Flis, B ;
Hennig, J ;
Strzelczyk-Zyta, D ;
Gebhardt, C ;
Marczewski, W .
MOLECULAR BREEDING, 2005, 15 (01)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