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异化”: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的本质力量”

被引:35
作者
余乃忠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
[2]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本质力量; 积极的异化; 社会关系; 非现实性;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8.05.007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作为人类历史进程制高点的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与实践的模式,并在思想根基上动摇了人类对自身的信念和传统"异化"的哲学理解。人工智能扬弃了人类自身作为物种的统一性。自然人+人工智能人的新型"异化"关系在总体、交互、生存和本体等关系方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向,同时,非现实性上人的积极"异化"变得更为丰富。尽管如此,"超人时代"仍然是自然人"固有的本质力量"。破解以积极的"异化"为内核的"人的本质力量"应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使命和哲学现代化的起点。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本质力量的理解是中国智造取得成功的密码。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工智能时代.[M].卡普兰.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2]  
权力意志.[M].(德)尼采(Nietzsche; F. )著.商务印书馆.200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5]  
精神现象学.[M].(德) 黑格尔 (Hegel;G.W.F.) ; 著.商务印书馆.1979,
[6]  
逻辑学.[M].(德) 黑格尔 (Hegel;G.W.) ; 著.商务印书馆.197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