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中的协商机制

被引:11
作者
肖巍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责任分担; 协商民主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风险社会”的突出表征是人为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使得以往的保险手段严重失灵;然而与之相关的却是风险责任的缺失,出现了所谓“有组织的不负责任”问题。改革现行风险治理模式,特别是明确责任分担就这样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就我国目前的复合风险状况和实际政治进程而言,协商民主提供了一条比较好的思路,也就是通过协商机制,形成具有合法性、公开性、平等性和责任性的治理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风险社会政治学 [J].
乌尔里希·贝克 ;
刘宁宁 ;
沈天霄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42-46
[2]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 [J].
何包钢 ;
陈承新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3-21
[3]   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 [J].
杨雪冬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4) :61-77
[4]   协商、公民权与认同 [J].
马修·费斯廷斯泰因 ;
王勇兵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3) :44-52
[5]   协商民主 [J].
乔治·M.瓦拉德兹 ;
何莉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3) :35-43
[6]  
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薛晓源;周战超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自反性现代化.[M].(德)乌尔里希·贝克(UrichBack)等著;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9]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