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38
作者
杨牧祥 [1 ]
于文涛 [1 ]
魏萱 [1 ]
王长垠 [2 ]
王秉岳 [3 ]
安俊岐 [4 ]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2] 邯郸市中医院
[3] 行唐县中医院
[4] 新乐市中医院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证型分布;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6.09.11.yangmx.003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最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最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93 / 159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258例急性中风中医证型变化的观察及小复方辨证治疗在卒中单元中的疗效评价 [J].
樊永平 ;
周纡 ;
熊飏 ;
赵性泉 ;
杨中华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01) :23-26
[2]   739例首发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危险因素关系的回顾性分析 [J].
崔晓琳 ;
蔡业峰 ;
卢明 ;
杨利 ;
欧爱华 ;
吴大嵘 ;
杜宝新 ;
招远祺 ;
黄燕 .
中国中医急症, 2005, (10) :974-976
[3]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J].
郦永平 ;
符为民 ;
奚肇庆 .
中国中医急症, 2003, (03) :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