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矿床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41
作者
李晓峰 [1 ]
Watanabe Yasushi [2 ]
毛景文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地圈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地质学; 铟矿床; 成矿作用; 进展; 综述;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7.04.012
中图分类号
P618.82 [铟];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铟是一种稀有金属,它在高科技产业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供求矛盾突出,其消费价格水平不断上涨。目前,世界矿业界在铟业投入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不断增加,以寻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的需求。但相对来说,与铟有关的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新探明的储量远远跟不上其消费的增长水平,因此,有必要加大地质投入,探求新的资源量,保障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世界上铟矿床的分布及其地质构造背景,以及铟矿物学、矿床成因和成矿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指出,为了寻找潜在的铟资源,必须加强铟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在对铟的成因矿物学、成矿机制及其成矿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铟矿床的成矿模型和找矿勘查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Tin and indium mineralogy within selected samples from the Neves Corvo ore deposit (Portugal):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J].
Benzaazoua, M ;
Marion, P ;
Pinto, A ;
Migeon, H ;
Wagner, FE .
MINERALS ENGINEERING, 2003, 16 (11) :1291-1302
[2]  
Indium(III) chloride complexing and solvation in hydrothermal solutions to 350°C: an EXAFS study.[J].T.M Seward;C.M.B Henderson;J.M Charnock.Chemical Geology.2000, 1
[3]  
Geochemical enrichment and mineralization of indium.[J].Zhang Qian;Zhan Xinzhi;Pan Jiayong;Shao Shuxun.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1998, 3
[4]  
分散元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M].涂光炽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5]  
四川大水沟碲(金)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M].陈毓川等著;.原子能出版社.1996,
[6]   四川岔河锡矿区富铟矿石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J].
郭春丽 ;
王登红 ;
付小方 ;
赵支刚 ;
傅德明 ;
陈毓川 .
地质论评, 2006, (04) :550-555+583
[7]   富铟及贫铟矿床成矿流体中铟与锡铅锌的关系研究 [J].
朱笑青 ;
张乾 ;
何玉良 ;
祝朝辉 .
地球化学, 2006, (01) :6-12
[8]   分散元素铟的富集规律研究综述 [J].
伍永田 ;
王明艳 ;
范森葵 .
南方自然资源, 2005, (10) :35-37
[9]   云南省铟资源及其产业发展 [J].
刘大春 ;
杨斌 ;
戴永年 ;
马文会 .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5, (01) :1-3
[10]   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的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顾雪祥 ;
王乾 ;
付绍洪 ;
唐菊兴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