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沙的絮凝形态学和絮体构造模型问题

被引:14
作者
金同轨
高湘
张建锋
王华军
张树德
陈保平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3] 陕西 西安 
关键词
泥沙; 干扰沉降; 絮凝形态学; 分形; 絮体构造模型;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3.05.013
中图分类号
TV149 [泥沙测验和试验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黄河高浊度水在高分子絮凝剂作用下的干扰沉降现象出发,叙述了黄河泥沙颗粒与高分子聚合物链状分子间的吸附作用、黄河泥沙絮凝过程的比表面积模型。结合分形理论在絮凝形态学中的应用,对有限扩散凝聚、弹射凝聚和反应控制凝聚等三种凝聚模型进行了简介,同时讨论了絮体的分形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形。文章对几种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作了简介。以黄河泥沙颗粒絮凝后形成的微小絮体为代表,讨论了絮体的构造模型,以及自由沉降和干扰沉降状态下,不同的絮体构造模型及模型的适用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分形.[M].张济忠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  
粘土胶体化学导论.[M].[美]H·范·奥尔芬(H· VanOlphen) 著;许冀泉等 译.农业出版社.1982,
[3]   絮凝体形态学和密度的探讨——Ⅰ.从絮凝体分形构造谈起 [J].
王晓昌 ;
丹保宪仁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3) :257-262
[4]   混凝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J].
蒋展鹏 ;
尤作亮 .
给水排水, 1998, (10) :70-75+5
[5]   胶束形成的分形研究 [J].
李后强 ;
赵华明 .
物理化学学报, 1994, (03) :241-246
[6]   黄河高浊度水自然沉淀某些规律的新探索 [J].
陈保平 ;
金同轨 .
泥沙研究, 1991, (03) :62-67
[7]   混凝形态学——一条研究混凝过程的新路子 [J].
汤忠红 ;
蒋展鹏 .
中国给水排水, 1987, (05) :4-9+1
[8]   高浊度水处理时聚丙烯酰胺投量与水中泥沙颗粒表面积关系的研究 [J].
陈保平 ;
金同轨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2) :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