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季祁连山北坡雨滴谱特征

被引:31
作者
史晋森 [1 ]
张武 [1 ]
陈添宇 [2 ]
闭建荣 [1 ]
何敏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雨滴谱; 激光雨滴谱仪; 祁连山; 雷达回波强度;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8.04.013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6年夏季在祁连山北坡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科学试验期问的激光雨滴谱仪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夏季不同云系降水的雨滴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降水云系的结构,分别对对流云系、层状云系和混合云系降水情况下降水雨滴的直径分布进行比较,雨滴各种平均粒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对流云系、混合云系和层状云系.降雨强度和雨滴粒子数密度变化趋势一致.雨滴粒径和降落速度之间有很好的对数关系.3类云系的降水强度和雷达回波强度之间也满足对数关系.通过这些分析为祁连山实施人工增雨(雪)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及其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J].
濮江平 ;
赵国强 ;
蔡定军 ;
姚展予 ;
袁冬梅 ;
吕梅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2) :3-8
[2]   祁连山中段新冰期以来的冰川序列及环境变化 [J].
杨威 ;
周尚哲 ;
CHIYUKI Narama ;
王孝理 ;
王杰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6) :12-15
[3]   黄河上游玛曲地区雨滴谱特征的观测研究 [J].
李娟 ;
游来光 ;
胡志晋 ;
涂多彬 ;
李仑格 .
高原气象 , 2006, (05) :942-949
[4]   基于地面雨滴谱资料分析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的特征 [J].
刘红燕 ;
雷恒池 .
大气科学 , 2006, (04) :693-702
[5]   绩效评价的作用及相关问题分析 [J].
景彦勤 .
林业经济, 2006, (07) :44-46
[6]   祁连山地区高分辨率气温降水量分布模型 [J].
刘勇 ;
邹松兵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1) :7-12
[7]   一次河南省春季层状云降水的地面雨滴谱特征 [J].
胡娅敏 ;
沈桐立 ;
廖菲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4) :507-515
[8]   2002年秋季河南省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特征 [J].
石爱丽 ;
郑国光 ;
黄庚 ;
周毓荃 .
气象, 2004, (08) :12-17
[9]   新疆天山山区雨滴谱特性及分布模式 [J].
李艳伟 ;
杜秉玉 ;
周晓兰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4) :465-472
[10]   不同天气系统宁夏夏季降雨谱分布参量特征的观测研究 [J].
牛生杰 ;
安夏兰 ;
桑建人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1)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