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群落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差异

被引:39
作者
蒋智林 [1 ]
刘万学 [1 ]
万方浩 [1 ]
李正跃 [2 ]
机构
[1]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外来入侵植物; 营养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3 ; 090301 ;
摘要
入侵植物对自然生境土壤养分的正反馈作用促进了入侵,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入侵植物对入侵生境肥力平衡的打破而增加了其对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力。本文比较研究了入侵杂草紫茎泽兰和3种本地草本植物群落根际土壤肥力和土壤酶(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并对上述土壤酶活性和不同土壤肥力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群落根际土壤全氮、NH4+-N、NO3--N和全钾含量显著比在本地植物群落的高,而其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显著比在本地植物群落的低,其土壤速效钾含量也较低;紫茎泽兰群落根际土壤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比在本地植物群落的高;土壤酶活性与全氮、NH4+-N、NO3--N和全钾显著正相关,而与全磷和速效磷显著负相关。与本地植物相比,紫茎泽兰改变了土壤养分的供求平衡,这种改变可能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竞争和对本地植物生长的抑制,尤其有利于紫茎泽兰在贫瘠生境的入侵成功;不同植物群落根际土壤酶活性差异可能是引起土壤肥力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本文为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影响和其成功入侵的原因提供了试验证据,为紫茎泽兰入侵生理机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60 / 6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羊草草原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 [J].
王娟 ;
谷雪景 ;
赵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934-938
[2]   生物入侵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J].
刘长海 ;
徐文梅 ;
李亚妮 ;
刘宇 ;
廉振民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61-64
[3]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J].
陆建忠 ;
裘伟 ;
陈家宽 ;
李博 .
生物多样性, 2005, (04) :347-356
[4]   生物入侵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J].
陈兵 ;
康乐 .
生态学杂志, 2003, (01) :31-34
[5]   植被恢复措施对退化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J].
胡斌 ;
段昌群 ;
王震洪 ;
张世彪 ;
起联春 .
土壤学报, 2002, (04) :604-608
[6]   美国对入侵种的管理对策 [J].
梁晓东 ;
叶万辉 .
生物多样性, 2001, (01) :90-94
[7]   植物外来种入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J].
彭少麟 ;
向言词 .
生态学报, 1999, (04) :560-568
[8]   世界性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J].
强胜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04) :366-372
[9]   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生态学理论和应用 [J].
彭少麟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6, (03)
[10]  
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M]. 科学出版社 , 万方浩,郑小波,郭建英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