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25
作者
游楚明 [1 ]
傅万海 [1 ]
张志钢 [1 ]
张晓 [1 ]
肖丹夏 [1 ]
李小娥 [1 ]
赵雪婷 [1 ]
机构
[1]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关键词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婴儿; 新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12月住院新生儿618例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重症监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反复吸痰)、长期住院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分析感染部位的构成比和病原微生物培养的菌属种类。结果618例住院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72例(11.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62.5%),其次为皮肤软组织(12.5%)和消化道(8.3%)。在发生医院感染的72例新生儿中,25例从血液、气管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76%,革兰阳性菌占24%,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肺炎克雷伯菌8株(32%)。同时发现早产儿、低体重儿、重症监护、气管插管感染率高,分别为34.21%、33.80%、41.67%、48.50%。结论气管插管、重症监护、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生儿医院感染23例分析及对策 [J].
陈洪杰 .
新生儿科杂志, 2005, (05) :216-217
[2]  
Nosocomial infectionsin newborns. Malik A,Hasani SE,Khan HM,et al.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 2001
[3]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J].
凌赛泳 ;
李卫 ;
潘红飞 ;
林梅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7, (03) :60-61
[4]   早产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J].
朱娴静 ;
孙玉安 ;
左志文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6, (01) :26-28
[5]  
Preterm infants with low immunoglobulin G levels have increased risk of neonatal sepsis but do not benefit from prophylactic immunoglobulin G. Sandberg k,Fasth A,Berger A,et al.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 2000
[6]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diarrhea and colitis. Farrell R J,Lamont J T. Current Topic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 2000
[7]   窒息新生儿免疫学状态与预后的研究 [J].
柯江维 ;
段荣 ;
朱友荣 .
江西医学检验, 2006, (06) :525-526+546
[8]   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与围产期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J].
肖群文 ;
梁琨 ;
李琪 ;
贺湘英 ;
徐静 ;
段江 .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7, (06) :3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