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评估附视频
被引:25
作者
:
王素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宁夏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王素艳
[
1
,
2
]
郭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郭海燕
[
3
]
邓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邓彪
[
3
]
秦宁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秦宁生
[
1
]
机构
: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宁夏气象台
[3]
四川省气候中心
来源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
2009年
/ 02期
关键词
:
四川盆地;
气候变化;
生产潜力;
影响;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162.5 [气候与作物生长];
学科分类号
:
090101 ;
摘要
:
计算了四川盆地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选择代表站点分析了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在减少,气温在升高,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的减少使生产潜力降低,而气温升高具有增加作用;各类生产潜力在1970 s都属于高值时期,光温生产潜力在2006年达到另一个高值;近十年各类生产潜力平均值均较1970 s有所减少,盆地平均气温升高1℃,光温生产潜力增加6%,降水量减少10%,气候生产潜力减少1.6%。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韩永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韩永翔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董安祥
王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王卫东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4)
: 39
-
43
[2]
近30年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
张强,杨贤为,黄朝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张强,杨贤为,黄朝迎
[J].
中国农业气象,
1995,
(06)
: 19
-
23
[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光温条件的影响
章基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章基嘉
徐祥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徐祥德
苗峻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苗峻峰
[J].
中国农业气象,
1993,
(02)
: 11
-
16
[4]
中国农业气候生产力的一个模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江爱良
张福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
张福春
[J].
中国农业气象,
1988,
(01)
: 16
-
18
[5]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
邓根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科院环保气象研究所
邓根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雪华
[J].
自然资源,
1980,
(04)
: 11
-
16
[6]
农业生态环境研究[M]. - 气象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编, 1989
[7]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M]. - 科学出版社 , 李世奎等主编, 1988
[8]
竺可桢文集[M]. - 科学出版社 , 竺可桢 著, 1979
←
1
→
共 8 条
[1]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韩永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韩永翔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董安祥
王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王卫东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4)
: 39
-
43
[2]
近30年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
张强,杨贤为,黄朝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张强,杨贤为,黄朝迎
[J].
中国农业气象,
1995,
(06)
: 19
-
23
[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光温条件的影响
章基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章基嘉
徐祥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徐祥德
苗峻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苗峻峰
[J].
中国农业气象,
1993,
(02)
: 11
-
16
[4]
中国农业气候生产力的一个模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江爱良
张福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
张福春
[J].
中国农业气象,
1988,
(01)
: 16
-
18
[5]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
邓根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科院环保气象研究所
邓根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雪华
[J].
自然资源,
1980,
(04)
: 11
-
16
[6]
农业生态环境研究[M]. - 气象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编, 1989
[7]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M]. - 科学出版社 , 李世奎等主编, 1988
[8]
竺可桢文集[M]. - 科学出版社 , 竺可桢 著, 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