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几点立法缺陷的思考

被引:2
作者
彭艳芳 [1 ]
刘晓丽 [2 ]
朱晓 [2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
艾滋病; 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艾滋病防治条例》是我国目前专门针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级别最高的法律规范。该法规自实施以来,对艾滋病的防控工作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反应出该条例存在立法指导思想不科学、防控主体不完整以及对感染者权益保护力度明显不足之缺陷。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7+83 +8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美防治艾滋病政策及其伦理基础对比与启示 [J].
李博 .
医学与社会, 2007, (05) :18-19+21
[2]   浅析我国艾滋病立法的现状及对策附视频 [J].
甘开鹏 .
医学教育探索, 2007, (03) :284-286
[3]   对艾滋病立法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李敬鹉 .
中国卫生法制, 2005, (03) :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