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利益失衡分配框架下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1981~2006年中国数据的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真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贸易利益; 技术溢出; 自主创新; 人力资本;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9.11.011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价值生产角度出发,构建了国际贸易利益失衡分配框架下的技术溢出效应模型,对技术溢出的动力条件、能力条件,以及技术外溢对于溢出国和吸收国贸易利益变动的影响进行了数理证明和分析。并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有效技术外溢、自主创新以及国内人力资本存量都对我国与G7间的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产生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杨俊 ;
李晓羽 ;
杨尘 .
财经研究, 2007, (05) :18-28
[3]   国际性的技术外溢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J].
蔡虹 ;
蒋仁爱 ;
孙顺成 .
世界经济研究, 2007, (04) :21-26+87
[4]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经济研究, 2006, (02) :31-43
[5]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计[J]. 侯风云,范玉波,孙国梁.南大商学评论. 2005(03)
[6]   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统计研究, 2004, (10) :27-32
[7]   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J].
方希桦 ;
包群 ;
赖明勇 .
中国软科学, 2004, (07) :58-64
[8]   Direct versus indirect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J].
Lee, GH .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2005, 17 (03) :334-348
[9]   Technology spillover as a complement for high-level R&D intensity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
Watanabe, C ;
Takayama, M ;
Nagamatsu, A ;
Tagami, T ;
Griffy-Brown, C .
TECHNOVATION, 2002, 22 (04) :245-258
[10]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bilateral OECD trade performance [J].
Wakelin, K .
APPLIED ECONOMICS, 1998, 30 (10) :1335-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