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籼夜公和野败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蔡善信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室!广州,
关键词
农艺性状; 雄性不育细胞质; 杂交水稻; 恢复系; 产量;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7.04.004
中图分类号
S511.10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由夜公和野败的两个异质同核不育系分别与两个恢复系杂交,配制8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核背景下比较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夜公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水稻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优于野败,是一个可以开发利用的雄性不育细胞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恢复系T54的表现及其配组试验 [J].
蔡善信,何林昌,陈志强,林汉贞,张发,朱振万 .
广东农业科学, 1995, (06) :1-3
[2]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J].
蔡善信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1) :115-121
[3]   杂交粳稻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 [J].
王才林 ;
汤玉庚 .
作物学报, 1990, (04) :335-341
[4]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表现 [J].
陈银辉 ;
蔡俊迈 ;
卢浩然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7, (03) :190-197
[5]  
Effects of cytoplasm on heterosis and combining ability for agronomic traits in rice (Oryza sativa L.)[J] . J. B. Young,S. S. Virmani.Euphytica . 19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