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针刺与运动疗法不同干预次序组合对卒中偏瘫患者即时SEP波幅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黄冬娥
[1
]
吴强
[2
]
林忠荣
[3
]
林栋
[2
]
申芳芳
[2
]
刘建忠
[3
]
机构:
[1]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中医科
[2] 福建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3] 南平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偏瘫/治疗;
诱发电位/针灸效应;
运动疗法;
剂量效应关系,针灸;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6.12.013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疗法间干预次序组合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分为先电针患侧曲池合谷、后Bobath握手上举运动组,先Bobath握手上举运动、后电针患侧曲池合谷组,记录并比较患侧半球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单纯电针或运动都能提升患侧SEP波幅,与针刺或运动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且二者之间的升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先针刺后运动组或先运动后针刺组不仅与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这两组间的波幅差值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电针及运动疗法均可即刻改善患侧SEP,但电针及运动疗法二者不同干预次序的组合对患侧SEP的影响不同,以先针刺后运动组合对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改善更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869 / 87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