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乡村城市化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2
作者
董丽晶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海岸带地区; 乡村城市化; 小城镇; 发展机制; 浙江乐清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海岸带是人地关系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带。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在著名的“温州模式”的熏陶下 ,其城镇发展具有典型的乡村城市化的特征。本文选取乐清湾沿岸的乐清市、玉环县和温岭的 2 3个建制乡镇为研究范围 ,在阐述乐清湾海岸带地区乡村城市化特征的基础上 ,从隐性机制和显性机制两方面探讨了研究区以市场推导为主动力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发展机制。隐性机制 ,包括农村内部的推动力、城市的拉动力和农民主体观念的转变 ;显性机制 ,包括市场激励、政策环境、资金因素、政府作用和交通发展。最后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若干调控对策 ,即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重点培育优势城镇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株潭城镇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 [J].
周国华 ;
唐承丽 ;
朱翔 .
人文地理, 2002, (03) :13-17
[2]   温州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史晋川 ;
朱康对 .
浙江社会科学, 2002, (03) :5-17
[3]   城镇群建构分析与实例 [J].
王宁 ;
邵波 ;
陈勇 ;
胡庆钢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12-16+79
[4]   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起源、概念、进展与展望 [J].
薛德升 ;
郑莘 .
人文地理, 2001, (05) :24-28
[5]   浙江乐清湾资源环境特征及其邻近海岸带综合管理 [J].
张灵杰 .
资源科学, 2000, (06) :57-61
[6]   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城市化问题与对策探讨——以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巩义为例 [J].
刘荣增 .
人文地理, 2000, (03) :32-36
[7]   中国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探讨——兼论中西部加速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J].
陈扬乐 .
城市问题 , 2000, (03) :2-5
[8]   我国城市系统的形成和演进机制 [J].
薛东前 ;
姚士谋 .
人文地理, 2000, (01) :35-38
[9]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
崔功豪 ;
马润潮 .
地理学报, 1999, (02) :12-21
[10]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 [J].
宁越敏 .
地理学报, 1998, (05) :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