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板块海相中古生界盆地的递进变形改造

被引:48
作者
丁道桂
刘光祥
吕俊祥
潘文蕾
机构
[1]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扬子板块; 古生界盆地; 递进变形; 逆冲断层; 相关褶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印支—早燕山期由于古特提斯洋盆的关闭,扬子板块大陆边缘受到了挤压与碰撞作用,在板内形成了江南-雪峰基底拆离体(A带),从SE向NW方向的大规模水平推挤作用使扬子板内中古生界盆地发生了由强及弱的递进(衰减)变形改造。在其前缘形成了高角度冲断层-断弯褶皱带(B带)、逆掩断层-断展褶皱带(C带)、滑脱断层-滑脱褶皱带(D带)、共轭冲断层-膝折褶皱带(E带)和古隆起-单斜带(F带);在其后缘则形成了滑覆断层-滑脱褶皱带(G带)。不同的构造变形区带具有不同的水平位移量、压缩变形量,不同的逆冲断裂、褶皱的空间配置和不同的构造圈闭类型、保存条件,因而控制了不同类型的油气聚集与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178 / 11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新世纪构造地质学与力学的新理论——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郑亚东
    王涛
    王新社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2) : 16 - 22
  • [2]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郭正吾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