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宓余强
郑淑文
张弘
梁树人
李顺天
曹武奎
机构
[1]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DNA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2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血清HBV-DNA(定量)及PBMCs中HBV-DNA检测(PCR方法),经中医辨证确定205例患者的中医证型。结果研究发现各中医证型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高病毒载量)患者比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证组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患者比例最高(占82.5%),与湿热中阻证组(占55.2%)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中医证型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肝肾阴虚证<湿热中阻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证组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最高(占77.2%),与肝肾阴虚证(占27.3%)、湿热中阻证(占34.3%)、瘀血阻络证(占53.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HBV-DNA(定量)及PBMCs中HBV-DNA感染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肝郁脾虚证组血清HBV-DNA(定量)≥1.0×105拷贝/mL患者比例及PBMCs中HBV-DNA感染患者比例最高,治疗应注重扶正祛邪。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2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 [J].
张飚 ;
隋涛 ;
于秀英 ;
曹永献 ;
姚远 ;
何宏 .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4, (03) :138-140
[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与细胞因子含量变化 [J].
陶志华 ;
陈晓东 ;
王忠永 ;
周武 ;
戴菁 ;
谢耀盛 ;
袁谦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4, (03) :211-213
[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细胞表面HLA-I类抗原表达的关系探讨 [J].
杨晓静 ;
邹雄 ;
王传新 ;
邹明瑾 ;
张锑 .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21) :62-63
[4]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
寄生虫病学分会 ;
肝病学分会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324-329
[5]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感染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J].
宣世英 ;
孙樱 ;
张健 ;
李清华 ;
吕维红 ;
姜岭梅 ;
吴树华 ;
邹波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02)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