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太行山中山区六种植被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被引:6
作者:
吕皎
[1
]
王维
[2
]
机构:
[1]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水土保持功能;
植被配置;
径流量;
泥沙量;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0.05.026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揭示太行山中山区植被配置模式对其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研究以荒坡为对照,在坡向与海拔高度相同、营造初期土壤条件相近的六种林分内设置径流小区,对其中的径流量、泥沙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的入渗率进行了监测。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置间的水土保持功能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大小顺序依次为荆条与红豆草立体配置、油松与荆条、红豆草混交、油松纯林、油松与荆条混交林、红豆草地、荆条灌木林、荒坡;不同植被类型的径流量及泥沙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0、80 min内的土壤入渗率成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与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及总孔隙度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这说明,该区域上述植被类型间水土保持功能的差异性可能是因为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对其所在立地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46 / 115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