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规律与临床病理的关系(附100例肝穿病理分析)

被引:4
作者
白玉良
刀文彬
范庄严
满毅
王融冰
施祖莉
夏颖
苏盛
机构
[1] 北京第一传染病院
关键词
中医分型; 中医辨证; 肝小叶; 体征; 病理改变; 肝炎; 肝疾病; 慢迁肝; 阴虚型; 嗜酸性变; 汇管区; 门管区; 祖国医学;
D O I
10.13192/j.ljtcm.1984.02.8.baiyl.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国内对病毒性肝炎的中医分型除急性肝炎外颇不一致.虽然1978年11月杭州会议初步制定了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的分型方案,但与现代医学的联系比较少.本文的目的试图探索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学、血清学及临床症状体征等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辨证与辨病结合提供依据,提高中西医结合诊治肝炎的水平.一般资料和方法均为1982年~1983年之住院男性病人共100例.年龄20岁以下7例,21~30岁28例,31~40岁23例,41~50岁29例,51岁以上1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查:阳性75例,阴性25例,诊断标准:用一秒钟决速肝穿法.肝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切片后伊红苏木精染色(HE染色).由我院病理室完成病理报
引用
收藏
页码:6 / 7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