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地图与近代文学解读中的重庆城市意象

被引:11
作者
杨宇振
机构
[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历史地图; 城市文学; 城市意象; 近代;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城市意象是研究城市居民行为与城市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地图与文字则是研究城市意象的最佳工具。本文通过解读不同时期重庆城市历史地图演变,比较城市形态拓展过程,指出传统城市的空间意象注重实体具象的感受,而近代以来的空间意象则偏重"路径"元素感知,这种城市意象的转变是近代城市转型的体现。同时通过剖析包括张恨水、朱自清、冰心、司马訏等作家笔下的城市整体意象、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嬗变,指出近代重庆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文化在陪都时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受"下江人"影响深刻,"重庆小上海"成为当时的普遍话语。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山城晓雾.[M].陈雪春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  
张恨水说重庆.[M].[张恨水著];曾智中;尤德彦编;.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
[3]  
中外旧约章汇编.[M].王铁崖编;.三联书店.1959,
[4]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J].
葛兆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4) :74-83+205
[5]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地理演变 [J].
蓝勇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 (01) :107-118+66
[6]  
重庆琐记..高绍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