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

被引:88
作者
章文华
李楠
吴令英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性因素; 新柏氏超薄细胞学; 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探讨宫颈癌年轻化的有关因素 ,临床特点和诊治问题。国内外资料显示≤35岁(或<30岁)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由70年代的8 6/10万增加到80年代初的16 1/10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年轻宫颈癌在全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由70年代的1 22% ,80年代的1 42% ,到90年代的9 88%。宫颈癌年轻化的原因可能与性因素、病毒感染 ,尤其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I)等有关。年轻宫颈癌中腺癌比例增高 ,中、晚期占多数 ,预后较差。在诊治中强调三早 ,90年代末使用的TheThinpreppaptest(TCT)新柏氏超薄细胞检测新技术大大提高细胞学涂片质量 ,减少了细胞学的假阴性。治疗中应注重个体化 ,保留生育和生理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 [J].
章文华 ;
白萍 ;
吴令英 ;
马绍康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 (06) :39-41
[2]   30岁以下宫颈癌57例临床分析 [J].
梁立治 ;
黄欣 ;
李孟达 ;
尧良清 ;
林素瑕 ;
吴秋良 ;
侯景辉 .
癌症, 1999, (05) :593-595
[3]   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 [J].
吴爱如 .
中国肿瘤, 1997, (11) :3-5
[4]   青少年女性与性传播性疾病 [J].
高平 .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6, (02) :81-83
[5]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 [J].
高玉堂 .
中国肿瘤, 1996, (01) :3-6
[6]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筛查方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连弟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