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稳态观与稳态学说

被引:19
作者
李国彰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稳态;反馈;生物节律;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整体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 [中医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方法,探讨了中西医学的稳态观,比较了两种医学模式对稳态的认识。认为“阴平阳秘”是中医稳态观的高度概括,纳时“阴平阳秘”相当于预言性稳态,而应卒变的“阴平阳秘”属于反应性稳态,“阴阳自和”是人体实现“阴平阳秘”的自我调节过程,其主要调控机制是五行反馈调节。关键词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阴阳学说中的“自和”思想 [J].
薛雨芳 .
中医研究, 1992, (01) :13-15
[2]   递质和激素概念的发展: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J].
金卫东 ;
史欣欣 .
医学与哲学, 1989, (09) :10-13
[3]  
生理学.[M].周衍椒;张镜如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  
人体生理学.[M].徐丰彦;张镜如 主编;马蒲生等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