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后处理方法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9
作者
雷子乔
韩萍
田志梁
刘永华
于群
陈艳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后处理;
D O I
10.13437/j.cnki.jcr.2006.02.008
中图分类号
R816.2 [心脏血管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41例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以及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将CT横轴位图像以及后处理图像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以及仿真内镜(VE)分别与CAG对照,分析评价不同后处理图像在诊断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PR、MIP、VR、VE判断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5%、94.4%、90.9%、90.3%;45.1%、82.4%、62.7%、69.5%;57.7%、87.0%、74.5%、75.8%;52.1%、85.1%、69.8%、73.0%。结论MSCT多种后处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诊断中应以横轴位图像结合MPR为主,VR、MIP和VE为辅,能准确、立体、直观地显示并判断冠状动脉病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照研究 [J].
张竹花 ;
金征宇 ;
李冬晶 ;
林松柏 ;
孔令燕 ;
王怡宁 ;
薛华丹 ;
王云 ;
王林辉 ;
赵文敏 ;
牟文斌 ;
张立仁 ;
朱文玲 ;
张抒扬 ;
倪超 ;
任华 ;
于洪泉 ;
苗齐 ;
方圻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 (09) :772-776
[2]   多层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J].
邵广瑞 ;
柳澄 ;
刘延军 ;
王道萍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09)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