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不同林地类型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被引:39
作者
周毅
魏天兴
解建强
石鑫
葛根巴图
董哲
程中秋
机构
[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类型; 水土保持效益; 径流量; 侵蚀模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3.003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研究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以来各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对油松沙棘混交林(Pinus tabuliformis+Hippophae rhamnoides)、沙棘林地(Hippophae rhamnoides)、油松林地(Pinus tabuliformis)、达呼里胡枝子+赖草地(Lespedeza davurica+Leymus secalinus)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孔隙度和容重)、土壤抗冲性、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地土壤抗冲性有明显的差异,相同植被类型的林地抗冲性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林草植被措施具有极强的提高土壤抗冲性的能力;(2)达呼里胡枝子+赖草地、油松林地的径流量最大,油松沙棘混交林的径流量次之,沙棘林地径流量最小;植被类型相同但坡度不同的林地,坡度大的林地地表径流量高;每种林地的径流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侵蚀模数按从小到大的林地顺序是:沙棘纯林、沙棘油松混交林、达呼里胡枝子+赖草、油松林地;在植被类型相同、坡度不同的小区,地表径流量和侵蚀模数随坡度增大而增大。从5个径流小区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看,试验小区保水保土效益油松林地最低,其中沙棘纯林水土保持效益最为显著,说明退耕还林后,林草植被的恢复及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减少了风力、水力等外营力的破坏,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21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森林保持水土机理及功能调控技术.[M].吴钦孝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
  • [2] 植被护坡工程技术.[M].周德培;张俊云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 [3] 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与水土保持.[M].唐德瑞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 [4] 土壤侵蚀.[M].刘秉正;吴发启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 [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M].孟庆枚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 [6] 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径流泥沙变化.[M].唐克丽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7]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法.[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物理研究室 编.科学出版社.1978,
  • [8]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评价
    陈杰
    刘文兆
    张勋昌
    张北赢
    王兵
    杨玉玲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 97 - 104+112
  • [9] 黄土坡面汇流汇沙对浅沟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武敏
    郑粉莉
    黄斌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4) : 74 - 76+90
  • [10] 黄土区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与植被防止侵蚀作用研究
    魏天兴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 19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