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下游平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以江苏里下河腹部区为例

被引:7
作者
潘光波
许有鹏
丁瑾佳
叶正伟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江淮下游; 降水;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里下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 [普通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淮下游多为平原水网地区,地处南北方交界地带,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基于该地区的里下河腹部区17个雨量站1957-2006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滑动平均以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探讨了该地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基于GIS技术,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年内变化较大,70%±的降水集中于汛期,且暴雨频繁;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尤其以中部的安丰、兴化一带为最大;受季风进退的影响,7、8月降水量自北向南递减,致使夏季降水量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反,呈现北多南少的特点,表现为安丰、兴化、东台一带和东北部的阜宁、盐城附近多暴雨;秋季降水量有所下降,其中9月降水量显著减少;而冬季降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以中南部最为显著.该研究可以为该地区洪涝防治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71 / 6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Changes of climate extremes in China [J].
Zhai, PM ;
Sun, AJ ;
Ren, FM ;
Liu, XN ;
Gao, B ;
Zhang, Q .
CLIMATIC CHANGE, 1999, 42 (01) :203-218
[2]  
A modified Mann-Kendall trend test for autocorrelated data.[J].Khaled H. Hamed;A. Ramachandra Rao.Journal of Hydrology.1998, 1
[3]  
空间变异理论及应用.[M].张仁铎著;.科学出版社.2005,
[4]   我国极端降水过程频数时空变化的季节差异 [J].
邹用昌 ;
杨修群 ;
孙旭光 ;
汤剑平 ;
房佳蓓 ;
廖玉芳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1) :98-109
[5]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 [J].
汤绪 ;
钱维宏 ;
孙国武 .
高原气象 , 2008, (S1) :1-7
[6]   P-σ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模拟 [J].
王倩怡 ;
张耀存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4 (06) :608-620
[7]   里下河地区降雨量多时间尺度分析 [J].
陈锡林 ;
闻余华 ;
黄利亚 ;
栾承梅 .
水文, 2008, (03) :83-85
[8]   夏季江淮流域暴雨的特征及与旱涝的关系 [J].
赵勇 ;
钱永甫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237-249
[9]   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夏季降水量变化总趋势 [J].
卢爱刚 ;
庞德谦 ;
康世昌 ;
王天明 ;
熊友才 ;
葛剑平 .
生态环境, 2008, (01) :169-172
[10]   喜马拉雅山北坡卡鲁雄曲径流与气候变化 [J].
张菲 ;
刘景时 ;
巩同梁 ;
王宏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4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