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不同病期血液和痰中细胞因子变化与肺功能的关系

被引:3
作者
杨生岳
冯恩志
沈君礼
赵丽红
吴雪梅
张瑛解
机构
[1] 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
[2] 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 青海省西宁市
[3] 青海省西宁市
关键词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白细胞介素8/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5 [肺原性心脏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急性期、缓解期血液和痰中白细胞介素8(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1/2004-06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0例(急性期),男32例,女18例,年龄55~76岁。纳入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均居住在海拔2260~3300m地区,并同意参加实验。另选2003-03/05同海拔本院健康查体自愿者20人作对照组,男13人,女7人,年龄54~74岁。入院当天检测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采取静脉血4mL制备血清,收集痰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检测痰上清液和外周血浆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然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其中住院期间死亡4例,其余46例病情缓解后3周重复上述检查。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期和治疗3周病情缓解后(46例)作血常规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测定。结果:最终进入结果分析急性期和缓解期肺心病患者分别为50和46例,健康人20人。①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浆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犤(286.55±52.14),(45.67±7.34)ng/L,(133.39±35.13),(31.58±5.23)ng/L,t=10.53,8.97,P<0.01犦;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明显低于缓解期犤(35.98±6.22)%,(44.66±5.34)%,t=5.43,P<0.01犦。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外周血浆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9.12~25.14,P<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t=29.08,18.76,P<0.01)。②急性期患者痰液中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犤(40.52±7.36),(19.42±3.25)ng/L犦明显高于缓解期犤(16.42±2.16),(9.30±2.64)ng/L,t=19.06,14.53,P<0.01犦。③血液中白介素8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633,P<0.01);痰液中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588,-0.607,-0.531,P<0.01)。结论:高原慢性肺心病患者缓解期血液和痰液中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血液和痰液中白介素8水平及痰液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越高,肺功能越差。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