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梅雨与典型梅雨对比分析

被引:32
作者
姚学祥
王秀文
李月安
机构
[1] 天津市气象局
[2]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江淮流域; 梅雨; 典型; 非典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评述了近 34年来 5~ 7月份江淮流域出现的梅雨情况 ,包括非典型梅雨和典型梅雨。资料表明 ,非典型梅雨期一般要比典型梅雨期 (正常梅雨 )短 ,5月份非典型梅雨存有比典型梅雨降雨强度弱的特点 ,6、7月份出现的非典型梅雨期和典型梅雨期同样可以出现较大降雨。研究发现 ,非典型梅雨与典型梅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有一定的差别。 1 1 0~ 1 30°E副高脊线稳定在 2 0~ 2 5°N之间 ,是江淮流域出现梅雨 (包括非典型梅雨 )的有利条件 ,而不是必要条件。从多年预报服务情况和资料分析来看 ,需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梅雨划分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关于梅雨问题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J].
林春育 .
气象, 1981, (07) :12-14
[2]   用能量锋的进退划分梅雨期 [J].
符长锋 .
气象, 1981, (06) :10-12
[3]   从整体上研究梅雨期的划分 [J].
李小泉 .
气象, 1981, (06) :9-10
[4]   也谈梅雨期的划分 [J].
傅逸贤 .
气象, 1981, (05) :19-20
[5]   对梅雨划分标准的几点看法 [J].
沈罗毅 .
气象, 1981, (04) :18-18
[6]   梅雨季节和梅雨期 [J].
张玉瑾 ;
郑耀文 .
气象, 1981, (04) :19-19
[7]   也谈谈梅雨 [J].
潘耀仁 .
气象, 1981, (02) :11-11
[8]   以天气实况划分梅雨期为宜 [J].
邵春森 .
气象, 1981, (02) :38-38
[9]   对“早梅雨”的个人看法 [J].
张宏生 .
气象, 1981, (01) :19-20
[10]   划定梅雨期不宜以环流调整为主 [J].
林必元 .
气象, 1980, (12)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