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基于经济全球化两个重要假说的实证研究

被引:82
作者
刘志彪
吴福象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贸易一体化; 生产非一体化; 格兰杰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一体化水平持续上升。对此虽然可以利用引力模型加以说明,但其解释力是有限的。本文在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一体化进行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的基础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竞争状况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经济体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贸易量越大,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通过各种因素的传导,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增强,生产非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则进一步表明,生产非一体化和出口专业化是贸易一体化的原因,而资本化程度既是贸易一体化的原因,也是生产非一体化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2+206 +206-20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基于江苏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 [J].
刘志彪 ;
吴福象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7) :12-19
[2]   经济全球化中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研究 [J].
吴福象 .
财经科学, 2005, (03) :113-120
[3]   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 [J].
刘志彪 ;
刘晓昶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 (10) :5-10
[4]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理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詹姆斯·R.马库森(JamesR.Markusen)著, 2005
[5]  
中国市场化指数[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樊纲,王小鲁主持,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