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和α-SMA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10
作者
阳晓
张海燕
张亚杰
李幼姬
陈伟英
余学清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广州
[3] 广州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3 [输尿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变化及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间的关系。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n=30)。模型组行UUO术,并随机分为3、7、14、21和28d组。相应时间点活杀动物,取肾脏,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Masson、高碘酸乌洛托品银(PASM)染色,观察肾小管病变程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UUO大鼠梗阻肾不同时间点αSMA和PPARγ表达变化及与肾脏病理变化间的关系。结果病理学结果显示,UUO3和7d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尚不明显;14d和21d时肾皮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28d时表现为肾小管严重破坏,纤维组织弥漫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PARγ在假手术组肾组织中几乎无表达;UUO模型大鼠随着病变进展,肾组织PPARγ表达增加,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浸润的单核细胞,3d时表达量开始增加,14d达高峰,此后表达略有减少,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3d和7d组。假手术组αSMA仅表达于血管平滑肌肌层,3d时肾间质出现表达,14~21d表达显著增加,阳性信号弥漫分布,高峰持续至28d实验结束。结论PPARγ在UUO大鼠显著升高,其表达与αSMA的表达量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早期一致,14d达峰值后表达不再随病变加重而进一步升高。UUO病变早期PPARγ反应性升高可能在肾脏局部炎症和纤维化病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14+641 +6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依那普利对大鼠残肾细胞外基质蓄积的作用观察 [J].
阳晓 ;
魏毅 ;
叶任高 ;
张进华 ;
刘晓文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04) :198-201
[2]  
Pioglitazone inhibits cell growth and reduces matrix production in human kidney fibro blasts. Zafiriou S, Stanners S R, Saad S,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2005
[3]  
DNA binding properities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subtypes on various natura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response elements. Juge Aubry C, Pernin A, Favez T, et 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