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澜沧江南段火山岩演化及其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点

被引:22
作者
杨岳清 [1 ]
杨建民 [1 ]
徐德才 [2 ]
杨建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关键词
地质学; 火山岩; 岛弧; 铜多金属; 成矿作用; 澜沧江;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6.04.009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澜沧江南段火山岩十分发育,它们基本沿澜沧江河谷两岸分布。火山岩带形成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主要有元古代、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火山岩。它们的主体形成于洋壳向大陆俯冲消减而产生的岛弧环境中。伴随火山岩浆喷溢,也从深部带来了大量有用元素,在火山岩中形成了众多矿床(点),其中以大平掌、三达山、民乐、文玉—官房等4类铜多金属矿床最有代表性,它们分别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的火山活动中,从早到晚,总体是从岛弧中心向大陆边缘,甚至向板内裂谷转移。环境不同,因而成矿作用各有其特点,这在西南三江构造_岩浆带中是十分少见的,对该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扩大区域找矿远景。
引用
收藏
页码:447 / 46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思茅民乐宋家坡铜矿地质及找矿标志 [J].
田宗春 ;
李宏坤 ;
杨世坤 ;
丁海宏 .
云南地质, 2006, (01) :31-39
[2]   柴北缘地区的两类块状硫化物矿床——Ⅰ.锡铁山式SEDEX型铅锌矿床 [J].
张德全 ;
王富春 ;
李大新 ;
丰成友 ;
佘宏全 ;
李进文 .
矿床地质, 2005, (05) :4-13
[3]   云南思茅大平掌矿区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钟宏 ;
胡瑞忠 ;
周新华 ;
叶造军 .
岩石学报, 2004, (03) :567-574
[4]   景谷民乐火山灰流型铜矿地质及成因 [J].
杨贵来 .
云南地质, 2003, (01) :80-88
[5]   四川呷村VHMS矿床:从野外观察到成矿模型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徐明基 ;
付德明 ;
华力臣 ;
余金杰 .
矿床地质, 2001, (01) :44-56
[6]   云南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硫、铅、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J].
钟宏 ;
胡瑞忠 ;
叶造军 .
地球化学, 2000, (02) :136-142
[7]   云南大平掌细碧-角斑岩建造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钟宏 ;
胡瑞忠 ;
叶造军 ;
涂光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407-412
[8]   滇西南晚古生代火山岩与裂谷作用及区域构造演化 [J].
杨开辉 ;
莫宣学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3, (04) :297-311
[9]   滇西南澜沧江带三叠纪火山岩大地构造环境 [J].
朱勤文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3, (02) :134-143
[10]   “三江”地区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类型 [J].
杨开辉 ;
侯增谦 ;
莫宣学 .
矿床地质, 1992, (01) :35-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