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农不稳”——重新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被引:1
作者
刘少伯
杨廷楷
张存根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
[2] 农业部畜牧局
[3] 农业部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 利润; 重新认识; 农业固定资产; 国民经济; 综合经济; 无农不稳; 农民; 劳动者; 价格补贴; 财政补贴; 投资; 财政管理; 粮食产量; 农产品产量; 农业为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自1953到1985年,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支出为2573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1.0%;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 046亿元,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9.8%。国家花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大量支农工业项目和农田、水利等工程项目,也曾多次强调农业为基础,为什么还要重新认识“农业为基础”? 尽管我国农业成就很大,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但我国和许多国家一样,农业仍没有站起来自己走路,经常陷入农业经济的“百慕大”。这些国家的农产品一直相对短缺。政府为了刺激农业生产,总是拿钱补贴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当农民得到较为合理的利润时,农业出现增产。由于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引起和农产品有关的产品和服务费通通涨价。由于这些国家的恩格尔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