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程的框架体系、治理结构、制度要素与生成机制——基于十所高校章程的文本比较

被引:20
作者
肖金明
张强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大学章程; 框架体系; 治理结构; 大学制度; 章程制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章程通常应当包含序言、总则、学校功能与教育形式、办学活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经费资产与财务管理、举办者与学校的关系以及学校的权利义务、外部关系、学校标志,以及附则等内容,由此形成大学章程的框架体系。大学章程确立大学的治理结构,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涉及学校党委(党委会、纪委)、学校行政(校长)、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教授/教职员工(教授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群团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与教学科研单位的"校—院(系)"两级或"校—学部—院(系)三级关系。与大学治理基本格局相匹配,大学内部的治理制度主要包括:大学法人制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授治学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学院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等。大学制定章程并依章治校是当前大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大课题,明确大学立章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大学章程理想的生成机制可以设想为:学校专门成立章程起草委员会,形成学校章程草案,面向师生员工公布草案征集意见,党委会或者党政联席会议、校长办公会等对章程进行审议和审定,校长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学治理中的章程问题 [J].
韩淑霞 .
现代教育科学, 2010, (11) :79-82
[2]   高等学校章程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的内容及格式研究 [J].
黄路阳 .
安康学院学报, 2010, 22 (02) :108-110
[3]   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 [J].
张文显 ;
周其凤 .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0)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