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生育期根际土及非根际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孙敬克 [1 ]
李友军 [2 ]
黄明 [2 ]
吴金芝 [2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 保护性耕作; 壤酶活性; 根际土; 非根际土;
D O I
10.15926/j.cnki.issn1672-6871.2007.02.017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深松覆盖(ST)、少耕(RT)、免耕覆盖(NT)、传统耕作(CT)对冬小麦根际土及非根际土不同生育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CAT)、脲酶(URE)、转化酶(SS)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ST,RT,NT)提高了小麦生育后期土壤酶活性,能促进秸秆分解,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覆盖处理(ST,NT)与传统耕作(CT)酶活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RT与CT差异性不显著。与非根际土相比,根际土更能体现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2 +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促腐条件下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J].
张电学 ;
韩志卿 ;
刘微 ;
高书国 ;
常连生 ;
侯东军 ;
李国舫 .
土壤通报, 2006, (03) :475-478
[2]   不同感病等级樟子松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性质对比研究 [J].
张学利 ;
杨树军 ;
张百习 ;
白雪峰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1) :88-92
[3]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J].
金海洋 ;
姚政 ;
徐四新 ;
杨建军 .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01) :39-41
[4]   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土壤酶动态变化的研究初报 [J].
王聪翔 ;
闻杰 ;
孙文涛 ;
宫亮 ;
张鸿雁 ;
李开宇 .
辽宁农业科学, 2005, (06) :16-18
[5]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J].
张海林 ;
高旺盛 ;
陈阜 ;
朱文珊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6-20
[6]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J].
邱莉萍 ;
刘军 ;
王益权 ;
孙慧敏 ;
和文祥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3) :277-280
[7]   小麦生长期内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J].
熊明彪 ;
田应兵 ;
雷孝章 ;
宋光煜 ;
曹叔尤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4) :27-30
[8]   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在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中的作用 [J].
周礼恺 ;
张志明 ;
曹承绵 .
土壤学报, 1983, (04) :4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