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宫静态堆肥隧道仓不同区间的垃圾堆肥腐熟度模糊评价

被引:42
作者
李春萍 [1 ]
李国学 [1 ]
李玉春 [2 ]
李彦富 [2 ]
潘玲阳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垃圾渣土管理处
关键词
垃圾堆肥; 腐熟度; 隧道仓区间;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以南宫堆肥厂27m长的静态高温堆肥发酵隧道仓为研究对象,对其10个不同区间的垃圾堆肥腐熟度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明:经过14d的高温静态发酵,10个区间的垃圾堆肥物理组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垃圾堆肥含水率均未达到一次发酵结束时的要求;从电导率、pH值、E4/E6、固相C/N、GI等指标来看,10个区间的垃圾堆肥均达到了基本腐熟。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南宫堆肥厂的堆肥隧道仓中,各区间垃圾堆肥的腐熟程度并不一致:隧道仓第6区间(13.5~16.2m)的垃圾堆肥腐熟程度最好;第1区间(0~2.7m)、第9区间(21.6~24.3m)、第10区间(24.3~27m)垃圾堆肥腐熟程度最差;其他区间的垃圾堆肥腐熟度居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评价堆肥腐熟度中的应用 [J].
王敦球 ;
潘盛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S1) :212-215
[2]  
模糊综合评价法判别堆肥腐熟度研究[J]. 钱学玲,孙义,李道棠.上海环境科学. 2001(02)
[3]  
模糊综合评价法判别堆肥腐熟度研究[J]. 钱学玲,孙义,李道棠.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2)
[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对策思考 [J].
臧文超 .
环境保护 , 1998, (09) :7-8
[5]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对策 [J].
刘新英 .
重庆环境科学, 1994, (02) :38-41
[6]  
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杨纶标,高英仪编著, 2005
[7]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8]  
腐殖质化学[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美)F.J.斯蒂文森(F.J.Stevenson)著, 1994
[9]  
土壤农化分析[M]. 农业出版社 ,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