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特征及砂体展布模型─—内蒙古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

被引:58
作者
于兴河
王德发
郑浚茂
孙志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岱海湖; 微观; 中观; 宏观; 非均质性; 沉积; 规模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岱海湖盆位于内蒙古中部,是一个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本文着重就其短轴方向两个三角洲的沉积作用、不同沉积规模的非均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是位于湖盆北侧陡岸的元子沟三角洲,另一个是位于湖盆南岸缓坡的步量河三角洲,它们均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对两个三角洲的微观、层内及宏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微观非均质性─—孔隙结构主要是受砂层中颗粒排列方式的控制。层内或中观非均质性着重表现的是垂向沉积层序中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变化,它随着沉积作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非均质性响应机理可以用作用沉积学的方法来解释。因此,不同的岩相组合类型或沉积层序反映在垂向上具有不同的孔、渗韵律特征。宏观非均质性,即两个三角洲的砂、泥层厚度、泥质条带及孔、渗特征在平面和空间上所表现出的不均一件与它们的沉积方式和相带分布密切相关。沉积作用和相带分布对两个三角洲的储层特征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陷盆地短轴方向陡、缓两岸三角洲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和砂体几何形态。断陷湖盆陡岸三角洲以平面射流沉积形式为主,而缓岸三角洲则以分流河道的迁移和平面射流的共同作用为主体。依照两个三角洲的沉积层序、孔隙带的分布以及砂体几何形态,建立了它们各个相带砂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 [J].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01) :85-90
[2]   沉积方式与碎屑岩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 [J].
裘亦楠 ;
许仕策 ;
肖敬修 .
石油学报, 1985, (01) :41-49
[3]   构造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 [J].
吴崇筠 .
沉积学报, 1983, (01)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