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57
作者
周华坤
周立
赵新全
刘伟
李英年
古松
周兴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系统稳定性; 稳定性度量; 生态系统行为; 生态系统多样性;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系统的行为能更早地预兆全球变化,进而影响到邻近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因此,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行为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性.利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多年来积累观测的长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直接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灵敏度.结果表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主要气候因子如年降水、年均气温都比较稳定(CV值分别为16.55%和28.82%),而年度地上净初级生产量较降水和气温更为稳定(CV值为13.18%).净初级生产量关于降水和气温的灵敏度或弹性分别为E=0.0782和0.1113,即净初级生产量对降水和气温的波动均不敏感,也说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世界其他地区5个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度量值横向比较,也显示出该系统的稳定性程度较高.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说明群落稳定性虽然与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复杂性有关,但未必成正比关系.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如生物群落的外部环境稳定程度等.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主要气候因子(年降水和年均气温)以3~4年的主周期随机低频振荡,在其作用下生态系统的行为呈现同主周期、振幅比较稳定的随机波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较高稳定性,是较稳定的环境和系统适应环境的进化演替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气候、植被生产力背景的分析 [J].
李英年 ;
赵新全 ;
曹广民 ;
赵亮 ;
王勤学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4) :558-567
[2]   高寒草甸不同草地类型功能群多样性及组成对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J].
王长庭 ;
龙瑞军 ;
丁路明 .
生物多样性, 2004, (04) :403-409
[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为什么野外观测和受控实验结果不一致? [J].
贺金生 ;
方精云 ;
马克平 ;
黄建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6) :835-843
[4]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J].
杜国祯 ;
覃光莲 ;
李自珍 ;
刘正恒 ;
董高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125-132
[5]   高寒矮嵩草草甸植物类群对模拟降水和施氮的响应 [J].
沈振西 ;
周兴民 ;
陈佐忠 ;
周华坤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3) :288-294
[6]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J].
郑度 ;
林振耀 ;
张雪芹 .
地学前缘, 2002, (01) :95-102
[7]   模拟增温效应对矮嵩草草甸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周华坤 ;
周兴民 ;
赵新全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47-553
[8]   科尔沁沙地降水量波动对草场植被组成和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J].
常学礼 ;
杨持 .
中国草地, 2000, (03) :8-12+17
[9]   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及其表征 [J].
韩博平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2) :37-45
[10]   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 [J].
岳天祥 ;
马世骏 .
生态学报, 1991, (04) :36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