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

被引:165
作者
韩大元
于文豪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原则; 司法权力配置; 司法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D631.1 [公安行政工作];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2 ; 030606 ; 030610 ; 030103 ;
摘要
现行宪法第135条的规定涉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的权限界定问题,其实际运作状况对三机关的职权和职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79年刑事诉讼法和1982年宪法颁布以前,三机关事实上形成了以公安机关为优先的分工、配合与制约关系,并共同接受政法主管部门的领导。在理解宪法规定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时应当强调,该原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和规范体系。"分工负责"体现的是它们的宪法地位,"互相配合"体现的是工作程序上的衔接关系,"互相制约"是三机关相互关系的核心价值要求。这一原则体现了两种服从关系:在价值理念上,效率服从于公平、配合服从于制约;在工作程序上,侦查服从于起诉、起诉服从于审判。现实中的三机关关系,应当根据宪法和立宪主义的价值理念合理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6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评“检诉合一”诉讼机制.[N].郝银钟;.法制日报.2006,
[2]   留有余地的判决——一种值得反思的司法裁判方式 [J].
陈瑞华 .
法学论坛, 2010, 25 (04) :26-32
[3]   由赵作海案引发的程序法反思 [J].
叶青 ;
陈海锋 .
法学, 2010, (06) :28-32
[4]  
被协调的正义——详解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局长.[J].申欣旺;.中国新闻周刊.2010, 11
[5]   我国检警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J].
陈岚 .
中国法学, 2009, (06) :110-117
[7]   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 [J].
朱孝清 .
中国法学, 2007, (02) :108-131
[8]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由来及职权 [J].
李海文 .
党史博览, 2006, (09) :4-6
[9]   论我国侦查权的性质——驳“行政权本质说” [J].
杨宗辉 .
法学, 2005, (09) :15-22
[10]   关于检察机关性质的宪法文本解读 [J].
韩大元 .
人民检察, 2005, (13) :13-16